费德勒的职业生涯是缓慢而稳定的:转入职业初期,他总是一点一点地在向前迈进,虽然期间没有过中断,但也没有任何飞跃,就好像一切只是时间问题,而始终不变的杀手锏是他独特的风格和充分的自信。费德勒的许多对手,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都有着起伏不定的表现,排名像悠悠球一样忽上忽下。但是对于费德勒来说,排名的走势始终向上。22岁时,瑞士人首次登顶世界第一。

四大满贯是球员通往巨星殿堂的捷径。年轻时的费德勒虽然在巡回赛中有着不俗表现,但始终无法在大满贯赛场上有所斩获。2001年,瑞士人在法网和温网双双止步四分之一决赛,并在接下来的七项大满贯赛事中毫无突破。当时许多评论纷纷指出费德勒面前有一道坎,甚至有人已经认定他将永远无法获得大满贯冠军奖杯。

时间来到2003年,这是近22岁的费德勒第五次征战温网,但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了。瑞士人不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,而且在通往冠军的过程中仅丢一盘。

突然之间,费德勒能够击败那些像罗迪克一样强大的对手。虽然之前也曾经历过不少高水平的较量,但这场温网决赛似乎完全卸下了瑞士人心中的重担。在那个周日午后,费德勒第一次举起挑战者杯,泪流满面。

二、2004-2010年 战无不胜

“网球史上统治力最强的五年”

费德勒终于火力全开。2004赛季是瑞士人最辉煌的赛季之一,74场比赛,仅仅输掉6场。在他参加的17项赛事中,费德勒夺得了11个冠军头衔,其中包括3座大满贯锦标。这一年,他世界第一的宝座无可撼动。

连胜的纪录还在继续。在接下来的两年中,费德勒赢得了95%的比赛,并且在赛场上总是显得游刃有余。说起来,只有麦肯罗在1984年的胜绩才能压过那些年的费德勒。

费德勒的技战术已愈发成熟,他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协调步伐和体型控制。瑞士人是最先聘用私人理疗师的职业网球运动员之一。如今,无论费德勒飞到世界何处参赛,他的理疗师总是陪伴在侧。

“尊重与公平竞争”

费德勒接连打破一项项纪录,评论员们对这位网坛统治者也毫不吝惜溢美之词:他就是网球之王!

虽然费德勒在场上表现强势,但场下仍然十分谦逊。在采访中,瑞士人能够自我批评,也常常指出自己的弱点,并试图进行改进。与此同时,他尊重对手以及公平竞争的态度受到所有人的称赞。他常用的一句格言就是:“心怀敬意地比赛,优雅地获胜。”

2017年,在由球迷票选的活动中,费德勒连续第15年获得全球最受欢迎网球运动员的称号。而在“埃德伯格体育精神奖”中,费德勒也几乎被一致认为是最公正的球员,这一评价来自于他最强大的对手。

四巨头的发球局胜率

费德勒的武器库中,发球总是位居前列。统计表明,四巨头中,费德勒的发球数据遥遥领先。十个发球局中,瑞士人能赢下超过七局;而他的每十个发球中都有一记ACE。

令其发球如此强大的原因并不在于速度,而是多样性。几乎再没有人拥有如此多变的发球,这也使得对手很难对他的发球做出预判。费德勒的网球天赋在发球环节中尽显:他是网球史上第三位发出10,000记ACE球的球员。

“宿命之敌”

2004至2008年期间,费德勒几乎赢下了所有胜利,他所遭遇的输球大都是面对职业生涯的宿敌——西班牙人纳达尔。2005年,纳达尔的排名已经升到世界第二,在接下来的整整160周,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里,西班牙人始终紧追其后。

四巨头及众多前辈巨星排名世界第一的时间分布,费德勒连续237周对球王宝座的垄断冠绝网坛

那些年间,这对宿敌携手统治着这项运动。费德勒赢下了四座澳网、五座美网和五座温网奖杯,纳达尔则是在红土赛场所向披靡,连续四年不让火枪手杯旁落他人。他们一共交战16次,其中13次发生在决赛赛场。

没有谁能像纳达尔那样频繁地战胜费德勒,尤其是在红土赛场,他的正手暴力上旋对费德勒而言就是天大的梦魇,令其单手反拍难以招架,这就是为什么费德勒在纳达尔面前总是处于颓势。

“费纳决”全记录:纳达尔在红土场上所向披靡(红色圆圈);草地唯一胜利来自2008年温网决赛;费德勒近期已取得五连胜

“最苦涩失利”

费德勒更喜欢快速球场,草场是他的最爱。在2008年温网决赛遇上纳达尔之前,瑞士人已经在温布尔登豪取40场连胜。场上,他对自己充满信心;场外,他也是最被看好的夺冠人选。

观赛席上满是各界名流,西班牙王子菲利普和公主莱蒂齐亚特地来到温布尔登观赛。也许是在他们的激励下,纳达尔一路高歌猛进,夺下了前两盘。此时的费德勒似乎被推到了悬崖边,当第三盘的比分来到5:4时,由于突然降雨,比赛被迫暂停。当比赛重新开始之后,费德勒做出了改变,加强攻势,这也扭转了场上的局势,瑞士人顺势连赢两盘。随着比赛进入第五盘,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。

场上的局势已经陷入胶着,每个人都想亲眼见证这场扣人心悬的比赛将以何种方式结束。经历4小时48分钟的鏖战后,在微弱的光下,纳达尔9-7长盘胜出,费德勒的草场神话被打破了。

那时,在费德勒所有的大满贯奖杯中,火枪手杯始终难觅踪影。瑞士人已经三次打入过法网决赛了,但每一次都败在纳达尔拍下。无疑,费德勒对此耿耿于怀,毕竟他是红土场上第二好的球员,如果不是纳达尔,或许他早就能够登顶法网了。但此时,费德勒还需要等待。

2009年,费德勒终于等到了机会。过去五年在罗兰加洛斯未尝败绩的纳达尔,第四轮爆冷不敌赛会25号种子索德林。费德勒终于可以一偿夙愿了,决赛中,他没有给索德林任何机会,直落三盘胜出。终于,火枪手杯刻上了费德勒的名字。

三、2010-2016 英雄迟暮

2010年,费纳争霸的局面开始改变。年轻的德约科维奇终于摆脱了生涯初期的摇摆,日趋稳定。六年来第一次,费德勒的排名滑至世界第三。

同年,纳达尔豪取三座大满贯。第二年,小德也交出了同样的成绩单。也正是这一年,费德勒首次在大满贯赛场上颗粒无收。与此同时,穆雷终于一展拳脚,排名升到第四位。“四巨头”格局正式诞生,彼此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,令人难以预料。

“费德决”全记录:2010年前费德勒优势较为明显,自此之后德约科维奇加速追赶并实现了反超

2000年至2015年,费德勒打了超过1200场比赛,平均一年80场。他的出色表现不仅体现在数量上——在超过1389场的比赛中,他从未中途退赛;也体现在质量上——职业生涯赢球率高达82%。

参赛量(左侧坐标)与赢球率(右侧坐标)的统计:康纳斯在1970年代的参赛量至今遥遥领先,德纳的赢球率高于费德勒,但参赛量远远落后

不管他人如何看待这段时期的费德勒,他其实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。直到2016年,在帮孩子洗澡时膝盖意外受伤,他的职业生涯才不得已暂停一段时间。这一严重伤病让他休赛长达半年,14年来排名第一次跌出世界前十。在众多评论家的口中,费德勒生涯完结似乎成了不争的事实,很多人甚至开始想象他退出赛场的画面了。

四、2017年 复出神话

“即便是最黑暗的时刻,也要对自己满怀信心。”

自2012年温网以来,费德勒就再没夺得任何一座大满贯奖杯,众多权威人士也认为他的大满贯数量会就此定格。但费德勒并不这么认为,他有自己的想法。2013年他力排众议,更换了大拍面球拍;2016年饱受膝伤困扰时,他选择长时间离开赛场。

2017年1月,费德勒在澳网正式复出,外界对他的表现满怀好奇。而瑞士天王的表现则令人大出所料,接连在五盘大战中淘汰锦织圭和瓦林卡,复出首站大满贯便进入决赛,向世人证明他仍站在金字塔顶尖。

压力指数反映了球员在抢七、决胜盘及面对破发点时得分的能力,2017年,费德勒时隔多年重新占据了四巨头首位

决赛中,面对同样从一段伤停中复出的纳达尔,费德勒两度领先两度被追平。决胜盘中,他在1-3落后时,顶住所有压力,在连续两次破发后以6-3拿下胜利。18冠,四年后终于来了。

尽管费德勒已不再年轻,但他还是克服年龄困难苦苦修炼反手,并在击败纳达尔的过程中收到了回报。

同时在战术思维上,费德勒再次走在所有人前面。相比以往的全勤出战,他大胆的跳过泥地赛季,专注草地赛事,这也为他带来了复出后第二座大满贯冠军,也是个人职业生涯第八座挑战者杯。

如今,费德勒的打法极具攻击性,缩短回合是他的重点策略。2017年参加的12项巡回赛中,他赢得了7项冠军。质疑声已彻底消散,专家也承认,从未有过一名36岁的球员能保持如此之强的竞争力。于是问题来了,他是如何保持健康的?

四巨头对比:每一分的平均回合数

其中一个秘诀就是控制时间。对于普通球员来说,赢得一场大满贯赛事的胜利需要148分钟,纳达尔、小德、穆雷也在平均水平左右,但费德勒只需123分钟。

另一个秘诀,可能比控制时间更有效——费德勒的positional play让他的回球时机精准又足够迅速。相比于力量型球员,费德勒更偏向于技术流,他的打法在于技术的精进,不像他人那般过分依赖身体,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。

“永无止境”

当把球员职业生涯总积分加起来看,你会发现费德勒会遥遥领先。不仅因为他常青的角逐了20年,更因为他高质的斩获了20座大满贯。

费德勒已经在网球史上镌刻了难以磨灭的烙印,而他甚至还没有丝毫停下步伐的迹象。技术更为全面又拥有良好体能的他,在未来一段时间依旧会是夺冠热门。只要他继续享受网球,他就会继续走下去。每个赛季、每项赛事、每场比赛、每一盘、甚至每一分,都无不践行着他的生命信条——罗杰·费德勒,网球之王。

文:Bernhard Schär译/编:张添韵、亓梓任

https://interactive.swissinfo.ch/2018_01_28_federer20/en.html#/en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