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“村超”“苏超”爆火之后,最近这段时间,“赣超”“汉超”“湘超”等各个地方的区域联赛,也都收获了一大波流量。忽如一夜春风来,国内民间足球蓬勃兴起,踢得起劲,看得热闹,不管是球迷还是非球迷,都对此津津乐道。

在“苏超”接近尾声时,半个月前开打的“湘超”开始接力,“苏超”有“十三太保”挑战南京,“湘超”也有十三个“充电宝”“围攻”长沙。大家都比着玩“梗”,激烈的比赛之余,也增添了更多的娱乐性。以家乡情结为纽带,更是吸引了众多普通人的关注。

我有一个朋友邹红利,老家是湖南邵阳,已定居上海多年,这些天他在忙着酝酿一件事:召集江浙沪的湖南老乡,组建长三角“包邮区”的湖南人队,回家去参加“湘超”。他说:“我看到网上都在热炒深圳的湖南人要组队踢‘湘超’,我们长三角的为什么不行?”

也许,邹红利的这个计划,到最后可能只是“纸上谈兵”,想要实现难度不小,但不得不说,像他这样远在外地的湖南人,关心“湘超”比赛还有很多很多,甚至成立了多个“全国湘超球迷联盟”。一到周末的比赛日,群里总是热热闹闹的,关心自己家乡球队的表现。

以往谈起中国足球,主题无非是国家队、中超联赛等,可惜他们总是太不争气,成绩一直上不去,各种问题还一大堆,让千万中国球迷伤透了心。但如今,全国各地兴起的民间联赛,却让足球这项运动,从纯粹的竞技性中走出来,走到了普通老百姓的身边、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里。无论是主场抢一张球票的难度,还是网络上相关话题的热度,亦或是各地球场动辄三四万人的上座率,都是最好的证明。